在读生满意度仅25%,火热的STEAM与“尴尬”的师资储备

时间 :2022-12-13 作者 : 来源: 浏览 :18871 分类 :新闻
“进的是物理系,拿的是教育学文凭,考研考的是心理,毕业论文选的是数学”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芥末堆看教育(ID:jiemoedu)

“进的是物理系,拿的是教育学文凭,考研考的是心理,毕业论文选的是数学。人生在于参与。”提起自己所学的专业,网友小Y在微博上发出这样的吐槽。

小Y所学的“神奇”专业,就是科学教育专业。它既是教育学专业的分支学科之一,又与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等其他分支学科有着明显的差异。

课程内容除了教师书法、教育政策与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师范类课程之外,还包括大学物理、生物学、有机化学、无机实验分析实验等与物化生相关的课程。“很多东西都要学,但学得又没有同学院其他专业得深。”科学教育专业在读生蓝子涵如是说。

从重庆师范大学2002年开设第一个科学教育专业至今,已经相继约有76所院校开设该专业。其就业方向也十分明确,小学科学老师。然而,明确的就业方向却也成了专业发展的桎梏。根据调查显示,约有75. 7%在读生对该专业感觉一般和不满意。不看好就业前景成为制约该专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与此同时,一场同样强调跨学科教学的STEAM在校外培训机构市场异常火热,这片千亿级市场似乎正吸引着科学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们,但实际却并不是这样。

课程内容强调集成

“感觉大学四年什么都没有学到,就记住了班主任的两个字‘创新’。”曾在广州某师范院校就读科学教育专业的张清露调侃说,科学教育专业四年有近20余门课程,课程内容比较杂,学的也比较杂。

班主任反复提到的“创新”,就是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去国外的视频网站多看些动手小制作、小发明的视频。学校平时也会组织一些小学创新节、科技展等方面的实验项目。

除了实验课之外,科学教育专业的课表中还会包括物化生等专业课程和师范类课程。

在闽南师范大学在读生蓝子涵的课表中,既有英语、政治、近代史、军事理论等公共课,高等数学B、大学物理C及实验、大学生物学及动物/植物实验、有机化学及实验、无机及分析化学等专业类课程之外,也有美术基础、教师口语、教师书法、教育政策与法规、青少年发展心理等师范类课程。

大学里到底学到了什么,蓝子涵一句话概括说,“化学院里化学学科最简单的专业,但也是课比较多的专业。很多东西都要学,但学得又没有同学院其他专业得深。”

闽南师范大学的科学教育专业隶属于化学学院,但在张清露所在的学校则归属于物理学院。这从侧面反映出了目前各所高校的实践教学层面仍处在“各自为政”的状态。各所学校会因为教学侧重点的不同而将专业挂靠在物理、生物、化学等不同院系中。

尽管,教育部目前尚未对课程教育专业在专业理念、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教学内容等方面做系统性规范。但专业类课程+师范类课程这样的课程架构基本成为该专业的标配。

(左图为长春师范大学课程设置,右图为上海师范大学设置)

因为小学缺科学老师而诞生的学科

强调课程内容集成,也是应科学教育诞生之初的时代所要求。

2001年,教育部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这次课程改革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集成的现状”,并确定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开设综合《科学》课程。

同年,教育部颁布3—6年级和7—9年级《科学课程标准》,将过去分科性的物、化、生以及自然地理合为一门课程。

但这次改革无论是在小学还是初中都不理想。以初中为例,据全国《科学(7~9 年级)》课程专业支持项目组的统计,直到2006年7月,成规模地开设初中科学课程地试验区只有6个,涉及学生200余万人。这一数字仅占当时全国义务教育学生总数的1%左右。

制约科学课程发展的首要因素便是缺乏综合性的师资队伍。根据当时广东省教育厅对浙江“自然科学”课程实施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67%的人认为教师素质是目前推行综合理科的主要障碍,远高于考试制度(26%)、思想观念(23%)、教材质量(37%)以及经费投入(12%)等因素的影响。

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师范类人才便成为了师范类学生的培养方向。2002年,重庆师范大学在初等教育学院开设科学教育专业,这是全国设置的第一个科学教育专业。

根据《科学教育蓝皮书:中国科学教育发展报告(2017)》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教育部共批准76所高校开设科学教育本科专业,其中7所院校已撤销。其中南昌师范学院、玉溪师范学院、华中师范大学三所院校的科学教育本科专业批准后一直未招生。

从单个学校的招生数来看,大部分学校招生人数呈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数据显示,重庆师范大学招生人数从2010年的60人降低到2015年的30人,赣南师范大学仅招生2年,之后没有再招生。

从事科学教育教学和研究的浙江师范大学付雷博士告诉芥末堆,科学教育专业设立的十余年,但发展一直不温不火。

“科学教育专业确实不是热门专业,招生情况一般。”在付雷看来,造成该专业招生情况一般原因之一是学生不看好就业方向。

“当小学科学老师,这个专业没问题”

知乎上有人提问“重庆师范大学科学教育专业怎么样?”网友跟帖回复说,“如果不想去小学(教)科学,就业的城市又没有初中科学课,建议转专业或者争取读研到物化生地读个教育硕士之类的。”

这一回答并不针对重庆师范大学的科学教育专业如何,而直接了当地指出了科学教育最对口的就业方向——小学老师。除当小学教师之外,就业前景并不明朗。

知乎截图

翻阅科学教育的招生简章,中小学、基础教育科研部门、科普场馆等单位成为了其专业直接对口的就业方向。

当年蓝子涵报考的时候,在妈妈的建议下报考提前批次的师范专业,但蓝子涵又不想读语数外物化生这类的师范专业,再加上当年的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又不招理科女生。最后,蓝子涵只能选择科学专业。

“专业人才特别紧缺。”还是本科生的蓝子涵并不想考研。蓝子涵说,只要我能顺利毕业取得教师资格证,找到工作对我来说没问题。据悉,蓝子涵所在的县每年都要招好几个小学科学老师。

据介绍,蓝子涵就读的闽南师范大学是省内仅次于福建师范大学的师范大学。而且全福建省只有闽南师大设有科学教育专业。

已经毕业两年多的张清露现在正在一所小学任职科学老师。“当小学科学老师,这个专业没问题。”张清露很肯定地表示。

据悉,张清露同班同学40%从事小学教育工作,20%在校外创客公司等培训公司任职。张清露认为这与广州对创客教育氛围有很大的关系。“想在学校做科学实验室,拨款四五十万都很正常。”

“我的高中老师大概想不到一个高考理综只有150分的人以后要教科学。”蓝子涵开玩笑说,这大概是她唯一想吐槽的吧。

STEAM校外市场是否对毕业生具有吸引力?

事实上,像蓝子涵、张清露一样,认准小学科学老师,抱紧科学教育专业大腿的同学只占一部分。

重庆邮电大学从事教师教育方面研究的张东曾做过一份专业满意度调查,这份针对四所师范院校科学教育本科专业的4个不同年级的701位同学调研结果显示,选择“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选项的大四学生只占到9. 7%,约75. 7%的学生对科学教育专业满意度为一般和不满意。

北京某高校科学教育专业研究生李利士告诉芥末堆,班级里15位同学毕业后,虽然大部分进入教育行业,但没有几位从事科学普及工作。其同班同学张音坦言,自己本科是计算机专业,研究生期间并没有放弃相关学习,毕业之后从事的也是程序员的工作,对这个专业“不太了解”。

付雷解释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因为目前科学教育专业培养方向是中小学科学课老师,虽然全国小学基本设有综合类的科学课,但初中基本都是分科,只有浙江省是科学课。所以全国大部分初中科学老师招聘面向的是物化生师范生,一般都不会招聘科学教育的毕业生。

研究生培养也是如此。付雷介绍说,本身科学教育专业的研究生培养单位并不多,毕业后如果不到浙江当初中老师的话,去其他省份一般会从事与本科专业相关的学科教学工作。

与此同时,一场同样强调跨学科教学的STEAM在校外培训机构市场异常火热。蓝子涵的课表里也出现了对应综合实践活动的“科学综合实践”、持续三学期的STEM课程。蓝子涵介绍说,第一学期内容是如何设计一门体现STEM课程,第二学期是少儿编程。

自STEAM落地中国起,如何师资缺乏是一直是行业内容讨论的热点话题。某位北京线下机器人教育公司负责人曾表示,自己和其他两家竞品机构的任教老师基本是互相跳来跳去。

专业课程内容同样强调跨学科,校外培训市场是否能够为科学教育专业开辟出一条新的就业方向呢?

理论上是可以的,但摆在求职者面前的是特别现实的考量因素。“工资少,行业不成熟。”李利士坦言他之所以没有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付雷认为,STEAM人才缺乏指向的是目前高校理科师范生的培养方式比较传统。没有用STEAM的理念培养这些学生,导致从业之后不能直接用STEAM理念在中小学开展教学活动。“不一定非要培养专门的STEAM本科生师资。”付雷补充说,将STEAM的理念融入到理科师范生的培养中要来得更切实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芥末堆看教育(ID:jiemoedu)

当前页面由百度MIP提供加速,可能存在部分功能无法使用,如需访问原网页,请点击这里 关闭